反方——司馬光:“讓中原百姓戍守邊疆,以事征伐。並不合適,而那些邊遠地區的百姓,以騎馬射箭作為本業。將進攻作戰作為習俗,從小到大,再無其他的事情。”

正方——曾布:“以前確實是這樣的一種募兵形式,但是,大家也知道,這並不能保我們邊境的安全。所以現在才制訂新的募兵制。”

反方——司馬光:“中原的百姓大半從事種地,農作物耕作。即使再交給他們武器練習,也無甚用。”

正方——午林:“難道讓他們練唱歌跳舞,敵軍來到眼前,唱歌跳舞迎之?”

人群裡發出了零星的笑聲。

反方——司馬大佬翻了翻眼睛,繼續說:“教那些農民刺殺,攻擊,在教場當中,坐下,起立,前進,後退,好像很像回事兒。但是如果要讓他們同敵人面對面,戰鼓一敲,弓,矢,兵器交接,他們的潰敗是可以預料的。”

正方——午林:“你的意思是,百姓即使經過訓練仍然不能戰鬥。那麼根據你的意思,我們就什麼都不用做,準備等死了就好了。永遠以臣民的身份臣服於北方異族的腳下。”

倔老頭兒的眼都翻到天上了。

反方——司馬光:“你……犒賞的費用,浪費國家的財政。”

正方——曾布:“據計算,從財政和裁撤軍隊當中省下約60萬的費用,而保甲和犒賞所需要的費用僅為30多萬,沒有浪費。反而節約了約30萬。這個只是京城周邊的統計,若全國算下來會更多。”

反方——司馬光:“自唐代開元以來,民兵之法被破壞。如今民間哪曾練過兵,國家治平相承100多年。滿頭白髮的老人不認識兵器,有朝一日,田間的百姓,都穿上軍服,拿起兵器,滿地奔跑,老人嘆之不詳。”

正方——午林:“如果全國忌諱談兵事,而只是唱歌跳舞嬉戲,這對於歌舞太平確實合適。而之後,敵人的戰馬長驅直入,百城投降。敢問這是什麼祥兆呢?”

人群裡開始竊竊私語,反對和支援聲音訊出。

(司馬光以上的發言均來自在他上臺以後反對保甲法的奏摺上。)

反方——韓琦:“建立保甲制度,會造成敵人對我們的懷疑,應該取消使敵方不再生疑。”

這在現代應該屬於鴿派,投降派。把午林給氣笑了,現代世界至少有聯合國約束,亡國是不可能的。而宋朝呢,只能經歷靖康之恥了。

(歷史上韓琦是羅列了七條敵軍不喜歡的事情。這裡這裡根據情節需要只選擇了其中的一條。)

正方——午林:“敵人不喜歡什麼?韓大人就不願意做什麼?敵人是韓大人的父母?”

人群裡一片喧譁。韓琦也對午林翻了一個白眼兒。

午林也不管那些,繼續懟:“敵軍不喜歡什麼,你就不願意做什麼,這就是韓大人的為臣之道。為的是誰的臣?是大宋的臣,還是敵人的臣?”

韓琦氣的臉色發青,用手指著武林卻顫抖的說不出話來。

午林還沒有懟完呢:“敵人不喜歡我們備戰,我們就不備戰,如果敵人不喜歡我們的大將,我們也把他殺了嗎?”

100年後,韓琦的曾孫韓侂冑伐金失利,被奸相史彌割下頭顱,送給金朝,訂立了屈辱的《嘉定和議》。

韓琦呀韓琦,如果你知道你曾孫的命運,你還會這麼上諫嗎?

午林還在繼續。“敵人喜歡到處追殺你的同胞,喜歡侵略陛下的土地,喜歡掠奪大宋的財富,更喜歡聽你的妻子兒女的哭聲。”

人群裡的喧譁聲更大了,夾雜著不滿的聲音,支援的聲音。

“你…你…豎子,杞人憂天爾。”韓琦抖了半天,終於喊出了一句話。

這回換作午林白了他一眼,沒說話。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亡國公主的復仇路

M璃兒

詩歌與皇后

小胡先生的

斗羅大陸之鳳吟記

無憂忘我

落於歸

聊音

綜漫:穿梭救贖之旅

她的輕語

躺在南總懷裡撒個嬌

小說搜刮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