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孫霸天要進軍壽春,程普大驚:“主公,此去壽春甚遠,怕是急行軍也需得一日時間方可。”

呂蒙也趕忙插話道,“老將軍所言甚是,那壽春太遠,此刻合肥正在被圍城,何不驅兵前往合肥救援?”

“這些我都知道,但是軍師遺言說此刻應先取壽春。”提到龐統,孫霸天又不由又臉泛悲慟之色。

“遺言?……”程普和呂蒙聽到孫霸天這麼說,都大吃一驚,“軍師……他……”

“‘十面埋伏陣’破了,但是軍師也犧牲了,”孫霸天馬上恢復了昂然的神色,“兄弟們,這個是軍師留給咱們的最後一計,也是軍師生前的戰略規劃所在,信得過我的,就跟我走!”

說完,孫霸天拍馬向前。

程普和呂蒙也不再有異議,招呼著後面的軍士便跟隨孫霸天北向而去。

其實,孫霸天也一開始沒想明白龐統為何要捨近求遠的去拿壽春,畢竟正常來說,破了廬江包圍,正是應該出兵合肥才是,到時候跟孫權裡外夾擊包圍合肥的張遼,守好了合肥,再謀壽春不是更穩妥嗎?

後來他便漸漸明白了龐統的意思,廬江和合肥被圍,已經是盡起壽春之眾,此時廬江之敵已經殲滅,合肥的張遼還在城下圍城,壽春必然空虛,此時前往壽春雖路途遙遠,但是可出其不意直搗黃龍,到時候不但能拿下了壽春,同時可解合肥之圍。

此時孫霸天雖然人在馬上,但心中又生出一絲悲憤:昨天還活生生的軍師,今天突然就走了?老天對人的玩弄真是匪夷所思!此刻往昔龐統與他談笑風生,出謀劃策的畫面猶是歷歷在目般。龐統雖不是他來此結交的第一個知已好友,但是目前所認識的人中唯一知道他穿越身世的人,同時龐統的聰明睿智,機巧靈便對他影響很大,可以說是對他影響最大的人,還沒來及與他共飲美酒,指點江山,他竟兀自獨去,如何不讓孫霸天傷懷!

想到這,孫霸天又於馬上潸然淚下。

雖然是急行軍,但是出發時已經是將近下午,時值深夜,還有小半程路程,孫霸天便命眾軍士於路旁稍作休整再行出發。

廬江城中,魏延已經將龐統屍身進行了妥善安葬,同時,他又派人將那陣中曹軍留下的輜重糧草盡數帶回城中。等到一切安排妥當,他進了軍帳,只見帳內帥案上,有一封書信,上面寫著“孫將軍親啟”的字樣,看那自已應該是軍師所書,魏延便將此信收起,等到日後見到孫策再交給他。

次日清晨,孫霸天率部已然到達壽春城下,此刻壽春城內只有一萬軍士,守城將領是曹操的侄子曹休,此時曹休也就十多歲年紀,還沒實戰什麼經驗,所以之前圍剿合肥,佈陣廬江就沒帶上他,而是讓他守衛這壽春城。

守衛壽春雖說貌似重任在肩,但是前面有夏侯惇和張遼的重兵壓境,誰也想不到會有人來偷襲,而且此時,夏侯惇兵敗的訊息還沒有傳過來,曹休一眾也無絲毫防備。

孫霸天便佯裝是廬江撤回的取糧部隊,騙那曹休開了城門。一開城門,孫霸天一眾便擁進了壽春城軍帳中生擒了曹休,那些守城軍士一見主將被擒,也紛紛舉手投降,於是,孫霸天便以龐統之遺計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壽春。

得知壽春被佔,合肥城下的張遼攻合肥也不是,退壽春也不能,便趁著夜色,草草引兵投了徐州。

而在許昌,過了幾日,也接到了夏侯惇張遼兵敗,壽春被攻佔的訊息。曹操朝堂得知後驚怒道:“孫策小兒,竟如此猖狂!前日在新野殺了我的軍師程昱,如今又奪我壽春,不知誰有應對之計策?”

郭嘉欠身出列道:“都怪微臣前幾日略感有恙,不得隨軍出戰,好在文和巧布‘十面埋伏陣’,聽說在那陣中還擊殺了孫策軍師龐統!”

“哦?確有此事嗎?!”曹操眉頭舒展,眼放精光的看向一側的賈詡。

“微臣汗顏!”一聲低沉卻又尖細的聲音傳出,只見一個身材佝僂,身披暗藍色長袍的人從郭嘉身後緩緩走出然後跪拜道,“回稟丞相,我本欲在那陣中射殺孫策,沒想到卻被龐統撞上,真是功虧一簣呀!”

其實,那“十面埋伏陣”本是程昱原創,之前只在曹軍圍攻呂布時用到過,而且之前也僅僅是埋伏了軍將。

如今到了賈詡之手,他還特意在陣中加了一個大號的“井闌”,這“井闌”威力巨大,一旦觸發,不管下面射程內是敵是友盡皆會被射死。

本來龐統猜測的沒錯,只要陣中旗幡被拔掉就會有四路人馬圍攻而至,而那控制生門的旗幡確實就在陣外夏侯惇處,只是後來進入陣中他才發現,即便打掉了生門,陣中的曹軍兵士過多還是無法應付,於是他便等孫霸天出陣後,拔旗把四路大軍招至陣中心,然後陣外的夏侯惇揮旗觸發了“井闌”,導致陣內玉石俱焚,自已同曹軍大軍同歸於盡。

賈詡之所以設定此物一方面是考慮到多重保障,讓陣中既有埋伏軍士,又有埋伏機關,讓入陣之敵絕無生還可能。當然,他也已然做好了放棄陣中軍士的準備,所以他的目標就是孫策,因為一個孫策遠比那陣中的十多萬人馬有價值。只是這些被龐統識破,龐統以自已為代價不但救了孫策一命,還讓孫策最終得以破陣。當然如此視人命為草芥的陣法,也就只有被人稱作“毒士”的賈詡能想到。

“哈哈哈,文和過謙了!”曹操確信了龐統已死,心中頓時暢快許多,“聽聞那孫策的軍師龐統有經天緯地之才,昔日戰襄陽,奪上庸,爭漢中,皆出自此人之謀,今被文和設陣除之,真乃天助我也!汝今日能除此大患,明日必能破孫,哈哈哈!”

“回稟丞相,以某之見,破孫並非難事,如今孫策剛奪我壽春,不若趁其落兵未定之際,起兵攻之,必可將孫策拿下!”賈詡說道。

“微臣竊以為不可,”賈詡剛一說完,郭嘉趕忙出列道,“雖然孫策新得壽春,但是其奪城並未受到我軍抵抗,其軍隊亦未受太大影響,況且其軍師新喪,所謂哀兵必勝,怕是那孫策急難圖之。”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影視,不同的人生

此舉充分i

庭院深深,海棠依舊

我宿孤舟

靈都紀元:覺醒

閱夢空間

為世而楽

嘿龍套TJP

鎧甲勇士:地之契約

冷月不會

修仙界裡開國立業

槑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