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任命為常務副組長李元以為會很忙,其實不然。

專案開展了有一週時間,李元沒有接到一個電話。

如此更好,李元可以安心研究他的飛控系統。

單個“KT6501”計算機已經無法滿足無人機飛控系統的應用。

飛控核心模組他不得不選擇盤古系列版高效能CPU。

為了實現模組化設計,每個模組都要有各自獨有的微控制器,透過現場匯流排和飛控核心模組相連。

為了降低功耗、減少體積、提高可靠性,他需要為各個終端模組設計一款通用微控制器。

它可以把程式FLASH、資料RAM和外圍介面全部整合在一個晶片內,由單電源供電。

這樣的整合的晶片,後世大家習慣稱呼為微控制器。

意思是單個晶片實現所有計算機功能。

雖然是全新的設計,但都是現成的技術,設計一款專用微控制器也只是時間問題。

現在李元的生活越來越規律,早上在院裡帶著孩子們練功。

孩子們上學後,他來到書房,開始微控制器的設計。

其實更多的時候,是他提出需要,設計工作已經交給了“女媧1號”。

半個月後,在童代表的幫助下,一個陽光房在前院搭建完成。

總面積不到30平,左右做了一些木架子,可以養上一些花花草草。

宋叔這人看著陽光房,他沒有種花草,而是毫不猶豫地種上了蔬菜、瓜果。

比如菠菜、韭菜、小白菜、西紅柿、黃瓜、香瓜等。

只要宋叔喜歡,李元夫妻也聽之任之。

現在宋叔白天就待在裡邊,開啟四周的窗戶,有著李元設計的落地風扇,也不覺得悶熱。

一把紫砂壺、一把躺椅、半盤蠶豆、一壺老酒,便是宋叔當前最為愜意的生活。

隨著瓜果蔬菜的拔苗、長大,每天放學,這裡也成為了孩子們的樂園。

有著孩子們的環繞,宋叔臉上的笑容比過去多了不少。

當第一顆小黃瓜座藤時,經過多次壓縮設計的悟空系列微控制器“WK6901”完成了設計定型。

接下來李元開始了掩膜板的雕刻。

雕刻時,李元想到了鐳射技術,心中嘀咕,也不知道現在國內的鐳射技術發展的如何。

如果有一臺精密鐳射雕刻機,掩膜板的雕刻將會得以大面積的推廣。

想到此,他又想到了EDA晶片設計軟體。

想要開發一款通用的EDA晶片設計軟體,如果沒有桌面作業系統,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便開啟了套娃模式。

同樣的,後世用慣了桌面作業系統,現在使用命令列輸入方式,總有砸鍵盤的衝動。

所以,當他設計出女媧1號後,就開啟了桌面作業系統的設計。

有著鴻蒙系統的經驗,再加上後世的見聞,搭建一個桌面作業系統相對來說,要少走許多彎路。

在考慮作業系統架構的時候,李元把系統設計成核心和使用者兩大部分。

考慮到將來的版權問題,新系統沒有沿用“鴻蒙”這個名稱,而是命名為“銀河”桌面作業系統。

記得當時為了取名,他糾結很久,最後這個名字還是李樂給的建議。

確定名字後,李元開始設計作業系統。

編寫完框架後,設定好規則,讓“女媧1號”編寫模組程式碼,並進行測試。

比如,設計一個浮動按鍵,李元給出描述,“女媧”進行程式碼設計、實現。

李元根據效果,不斷細化描述,增加引數。

當達到滿意的效果後,再要求“女媧”對此段程式碼進行最佳化,確保效率和效果達到一定的平衡。

開始時,慢一點,但是當“女媧”積累了足夠多的素材後,這份工作便快了起來。

李元的參與度也大幅下降,他有了更多的時間做其他工作。

當模組整合、測試完成後,進入系統整合階段。

在這個階段,遇到了最大的問題。

由於核心的內部模組相互耦合,雖然提升了排程效率,但是非常容易導致系統崩潰。

無論如何最佳化核心,這種頻繁崩潰的問題一直無法有效解決。

天可憐見,終於在半年後,觸發了簽到系統,得到一本作業系統技能詳解。

技能除了講解作業系統的原理外,還附帶了一些典型的作業系統。

內容包括linux、Windows32、Windows95、WindowsNT、實時RTOS等常見系統。

透過翻找知識,和比對各種系統,讓他找到了“銀河”系統崩潰的真正原因。

第一版“銀河”的核心是“詳解”裡描述的大核心。

就是把程序管理、儲存管理、裝置管理、時鐘管理、中斷處理和原語六大模組整合在一起。

優點:效能高,核心內部各種功能都可以直接相互呼叫

缺點:核心龐大,功能複雜,難以維護。大核心中某個功能模組出錯,就可能導致整個系統崩潰。

Linux和早期版本的Windows系統就是大核心。

WindowsNT及後期版本全都是微核心系統。

微核心是把中斷、原語、程序通訊等最核心的功能放入核心。

程序管理、檔案管理、裝置管理等功能以使用者程序的形式執行在使用者模式。

優點:核心小,功能少,易於維護、核心可靠性高,核心外的某個功能模組出錯不會導致整個系統崩潰

缺點:效能低,需要頻繁的切換使用者模式/核心模式。

使用者模式下的各功能模組不可以直接相互呼叫,只能透過核心的“訊息傳遞”來間接通訊。

搞明白原因,李元直接放棄大核心系統,採用經過大量驗證過其穩定性的微核心。

相比於大核心,微核心雖然效率低一些,但是它的穩定性和可擴充套件性是未來作業系統的主流方向。

隨著硬體效能的提升,這些效率上的差別將會被忽略。

1年前,李元完成了“銀河66”的第一版設計。

透過“女媧”機器人的核心測試,系統非常健壯,幾乎很少見到系統崩潰。

李元又基於倉頡,用時三個月,在“女媧”的幫助下,開發出桌面文書處理工具“畢昇”,縮寫為“”。

支援圖文和表格操作,常用功能完全複製office。

接下來,又用時1年,完成了EDA晶片設計軟體的編寫。

EDA的全稱是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翻譯過來是電子設計自動化。

既然作業系統和文件編輯軟體都是中文名稱,故而EDA中文名是“魯班”。

自此,李元現在擁有的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軟體有:

桌面作業系統:銀河;

文件處理軟體:畢昇;

EDA設計工具:魯班。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雲天昭昭【女中郎】

月移花影上牆西

雙天才少女齊爭霸世界

jmxhnhling

四合院之我有超級人脈

戰龍在淵

系統:宿主她見色忘統

功德加壹

我都重生修仙了,還舔你幹嘛?

魂淡小妖

秦事

禕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