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後,秦始皇問:“難道就沒個兩全其美的法子?”他心裡明鏡似的,趙安說的那些事,他怎會不知。

過去,六國的殘餘勢力一直在暗地裡搞小動作。

但那些都只是小打小鬧,秦始皇壓根沒把這些放在心上。

一旦事情擺到明面上來,

六國餘孽確實完全暴露了,

可這樣一來,引發的事件和影響說不定會成倍放大。

到時候,這批人必然會拼死抵抗,上演一場困獸之鬥。

趙安搖了搖頭,說:“沒有!”

“大秦與六國餘孽之間,遲早要有個了斷。”

“現在他們安分守在暗處,主要還是因為懼怕皇上。”

“萬一皇上哪天不在了,”

“他們肯定會趁機鬧事。”

“到時候,才是真正的動盪不安。”

趙安的語氣異常堅定,

因為這些都是始皇帝去世後極可能發生的事情。

若非時間尚充裕,趙安早就著手多做準備了。

“掌櫃這麼說,是否太過武斷了?即便皇上真的不在了,”

“我大秦還有百萬雄師,”

“還怕除不盡這些六國餘孽嗎?”

秦始皇緊鎖眉頭道。

這樣的話,李斯等人是萬萬不敢接茬的。

順著趙安的話講吓去,

就像在詛咒皇上早逝一般。

秦始皇話音剛落,李斯便站出來道:“對啊,六國都滅了,餘孽還能掀起多大風浪?”

“真有那麼一天,他們又能召集多少兵馬?”

他此時發言,效果截然不同。

若一開始就出聲,很可能被皇上誤解。

而現在,他是在維護皇上,

兩者本質不同。

伴君如伴虎,

需時刻謹慎小心。王翦想了想,緩緩道:“掌櫃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

“雖然邊疆有胡人騷擾,”

“國內的六國餘孽也在暗中作祟,”

“但這些都只是暫時的難題。”

“總有一天,這些問題會得到徹底解決。”

“掌櫃是對大秦沒信心嗎?”

馮去疾、王賁和扶蘇三人沉默不語,緊緊盯著趙安。

他們也覺得趙安這話十分古怪。

皇上正值盛年,

有的是時間處理這些問題。

趙安搖搖頭:“並非我對大秦沒信心。”

“我對大秦充滿信心。”

“同樣,我們的皇上對大秦也信心十足。”

“朝堂上的大臣們亦是如此。”

“正因如此,才讓他們忽略了大秦當前的各種問題。”

“皇上在世,威望猶存,自能掌控一切。”

“換成一個沒有這樣威望的人,”

“還能鎮得住天下嗎?”

沒等秦始皇等人開口,趙安接著說:

“至於老趙你剛才提到的,就算六國餘孽真有動作,也拉攏不了多少兵馬。”

“在我看來,這想法實在有些可笑。”

“老王,還記得我之前和你說的,對付六國餘孽的第三步嗎?”

“關於為何六國民眾會聽命於六國餘孽那一點。”

趙安臨時提出了問題。

一直自己說未免單調乏味,更何況是已提過的事。

王翦點點頭,簡要複述了一遍。

大概意思是,六國民眾一直受六國餘孽統治。

王翦講完,趙安望著秦始皇道:“老趙,現在你還覺得,這些人一旦行動,會手中無兵嗎?”

秦始皇等人聞言陷入深思。

之前,他們下意識忽略了這個問題,

總以為統一六國後,六國百姓就成了大秦子民。

然而,這需要漫長的時間。秦始皇長嘆一口氣:“掌櫃今日這一席話,讓我這個夢中人醒悟了。”

“長痛不如短痛,這些六國餘孽確實是大問題。”

“讓六國貴族進咸陽的事,”

“看來必須推行下去了。”

王翦、李斯、馮去疾、王賁以及扶蘇,都明白了趙安話中的意思。

眾人一同嘆了口氣,

對趙安的欽佩又多了幾分。

扶蘇面帶憂慮地說:“掌櫃剛才的意思,是要將六國餘孽全部剷除?”

雖然他也多次受到趙安的影響,

但在他心裡,對直接消滅那些與人思想相關聯的,

還是有些難以接受。

這與他的性格,以及長期接受的儒家思想有關。

秦始皇皺眉。

他知道,兒子又犯了“心軟病”!

但這次,秦始皇沒有開口責備扶蘇,

而是等待趙安的回應。本來,他就想讓扶蘇跟著趙安學習一段時間,去掉那股迂腐之氣。

無奈中途出了變故未能實現。

今天有這樣的好機會,秦始皇自然不會錯過。

趙安點頭,語氣堅定:“沒錯,全部剷除。”

“留著這些人,對我大秦沒有任何益處。”

“儘早除掉,乾乾淨淨。”

“這些人一除,我大秦的各項政策才能順暢推進。”

“正是這些人的存在,耽誤了大秦多少程序。”

趙安說得很決絕,毫不遲疑!

一旁的王翦將這一切盡收眼底。

“越看這掌櫃,越覺得他和皇上極其相似。”

“行事風格、說話的語氣、”

“甚至連神情、態度和動作,都非常相像。”

王翦心裡暗想。

他心中那個念頭,此刻更加堅定了。同時,他也已下定決心,

絕不能得罪趙安。

扶蘇皺眉道:“這樣做未免太殘忍了吧?”

“對他們施以仁義,”

“總有一天能感化他們,讓他們真正成為大秦的一分子。”

“如此,可免去刀兵之災,百姓也能過上安寧日子。”

“既得人心,又安邦定國,豈不是更好?”

他仍堅持自己的觀點,試圖說服趙安。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靠系統登高位

悲鳴詠歎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