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聞晗,夏伍寧,向治嶸,謝邢東,修澤,徐炫汐六位候選人走到比武場旁抽取籤條。抽取之時。比武場中央搬上來一大三小兩中等六塊岩石。

大岩石高兩丈,厚一丈,由幾位院士一同搬至武場中央。三塊小岩石均為三尺見方的方體,兩塊中等岩石則有一人多高,厚亦達半丈。

一盞茶功夫,岩石擺放妥當,六人次序也已定下,從前向後為:夏伍寧,修澤,徐炫汐,向治嶸,謝邢東,吳聞晗。

夏伍寧率先走上了武場。兩丈高的巨巖擺在中央,如若他能先將巨石擊碎,則後面的選手無論是否成功擊碎剩下的五塊,他可鎖定該場第一,奪取六分。

當然,從材質看,顯然巨巖極為堅硬,難度不小。否則這場比試就成了看誰運氣好抽到頭簽了。

夏武寧毫不猶豫,走向一塊中等岩石,運勁發力,兩步衝向岩石,只聽得“嘭”的一聲,一招“鐵山靠”撞得岩石崩裂成十多塊。

駱新看罷,心想:此人武技當在三境之上了。

第二位候選人修澤走上武場,他選擇了一塊小岩石。只見修澤站好馬步,“哎”地大喝一聲,雙掌平推擊向岩石,岩石頓時碎成十多塊。

駱新見此,心道:“此人武技也應是三境之上,為何不選擇擊打中等岩石,確保前三呢?”

第三位候選人為徐炫汐。徐炫汐朝向中等岩石,衝刺了十多步,將速度提至最快,而後一招“牛角向天”,雙拳擊向岩石。岩石向上飛起一人多高,裂成十多塊掉落下來。

林書瑤、曾佳柔原本還擔心看去顯得柔弱的徐炫汐打不碎岩石,見其擊碎中巖,不禁大聲喝彩!比武場中央的徐炫汐聽到喝彩之聲,臉頰微紅,看向林書瑤、曾佳柔二人,還以微笑。

第四位向治嶸上場,他已無中巖可打。只見向治嶸走向小塊岩石,不做準備,一記長拳打去,岩石碎裂成了四五塊。

第五位謝邢東上場前回頭向吳聞晗抱拳說道:“對不住啊,本不該欺您年邁,但擊碎巨石非我所能,抱歉了!”。說罷,謝邢東走上比武場,飛起一腿,將小塊岩石踢成五六塊。

吳聞晗似乎早已料到,拿到六籤者極為被動。前面的選手,即使有實力也未必會去擊打巨巖,只因第一場就暴露實力,會影響第三場的搏擊。而打碎巨巖排在第一,不過是比打碎中巖者多了一分而已。

只見吳聞晗邁步走向巨巖。他若放棄此戰,則只得一分,如此風險太大。而他為了進武院已準備多時,此次乃是志在必得。吳聞晗站在巨巖之前,只留一尺距離。他兩腳分開,站穩了馬步,運氣數息後竟然一頭撞向巨巖。

眾院士在觀武臺上聽得一聲悶響,轉眼間巨巖從頭擊之處開始裂開。吳聞晗再吸一口氣,將頭又往岩石中頂了一頂。終於巨巖四分五裂,碎於地下。眾院士紛紛喝彩,不想吳聞晗看去老態龍鍾,武境當在築基境了。

隨著吳聞晗將巨巖擊碎,第一場擊石賽結束。最後得分為:吳聞晗,六分;徐炫汐,五分;夏武寧,四分;修澤,三分;向治嶸,兩分;謝邢東,一分。

“接下來為競速,各位選手需得騎馬繞比武場五圈,再下馬繞武場奔跑兩圈,按到終點早晚定名次。”王不群在場地中央大聲宣佈。

參賽六人抽籤進入各自賽道,賽道上已備好馬匹。吳聞晗在一道,位置最後,所騎為一匹棗紅馬;修澤在二道,坐騎是一匹白馬;謝邢東騎著一匹栗色馬在三道;徐炫汐在四道,為一匹黑灰駿馬;向治嶸騎著一匹黑馬在五道;夏武寧在六道,騎得一匹馬毛色銀灰。

六匹馬均是武院馬廄裡專門養起來以供給院士執行任務時所用,由熟悉馬匹的的陶展田院士餵養訓練,因此不拒新人。六匹馬勻稱高大,毛色閃閃發光,頸上披散著垂地的長鬃。馬匹長鬃流瀉著力與威嚴,高昂的頭顱似乎不在乎韁繩的牽絆,真的是威武雄壯。

武院武場周邊一圈原本就設有跑馬地。一圈下來約莫一里多地。比賽初始一圈,不得搶道,故而外圈馬匹站位稍許靠前。

趙登雲、李莊二人對賽馬頗有興致,李莊更是隨著父親李通從小騎馬,對馬匹習性瞭如指掌。趙登雲道:“不知這六匹馬可有優劣之分?”

坐在前一排的陶展田聽聞此言,轉過身來,不無自豪地說道:“小友放心。這些馬兒皆是由我餵養,平日所用馬草,所做訓練都一模一樣。在下在馬幫呆了多年,其他不說,馬兒的習效能力,我是一看便知。今日我特地挑選,無論從個頭,年齡,狀態各個方面看,六匹馬別無二致。”

李莊言道:“馬匹與騎者之間的默契勝過馬匹資質之間的差距。此次比試,需看看各位候選人的馬術如何了。如若只看腳力,那必定四道佔優。”四道騎者即為徐炫汐,六人之中,她體格最小,最為輕盈。

一聲鑼響,比賽開始。六匹駿馬如離弦之箭向前飛奔。吳聞晗所騎棗紅馬站位雖在最後,但瞬息之間已追到前列,與最前頭謝邢東的栗色馬只差一個身位。

“不為最先,不恥最後。看來吳聞晗與謝邢東都不善賽馬。”趙登雲說道。

“這是為何?”曾佳柔問道。

“因為假若一開首便拼命賓士,則馬力易竭。此處五圈,約莫有六里地,對場上這等良駒,絕無可能以此速跑至最後。”李莊的看法與趙登雲一致,他向曾佳柔解釋道。

陶展田轉過身來,看向李莊:“ 小友見識不淺,似乎見過寶馬?”

李莊答道:“在下李莊,家父乃神拳鏢局李通。陶院士當年還在馬幫之時,曾贈與家父一匹白毛黑點的青騅,可還記得?”

陶展田被李莊一提醒。立刻想起來了,笑道:“原來是賢侄,多年過去,竟然如此高大了!”

李莊原本只聽李通說起過馬幫有一馬痴,甚是好馬。馬痴喜歡餵馬,訓馬,終日與馬待在一起。一次送鏢,李通幫了馬痴大忙。馬痴無以為謝,送了一匹青騅給李通,囑咐好生餵養,假以時日此騅必是千里之駒。

李莊原本不認得陶展田,前面陶展田提及馬幫,加上他這一說馬就雙眼放光,於是猜到陶展田必是馬痴無疑。

李莊言道:“多謝陶院士所贈寶駒。此馬壯時日行千里,實乃馬中極品。如今雖然老邁了,家父仍當作日常坐騎,歡喜得緊。”

陶展田說道:“馬通人性。但是善待馬兒遠比善待人來的踏實心安啊!”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網戀被騙的我,穿越成了成昆兒子

我想打麻將

一道天雷給我霹出兩個小師妹

愛吃攤攤面的餘悸

極致道路上

聽風無言

無名之海

鹽河巷

超賽空間

天下把把手

不斷重生後救世主擺爛了

吾有千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