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卷表呈

有道:

貶他頌已成一性,去異消惡至美極;

世事多是人行為,怎怨大道有不公?

卻說方土眾城融動,因一戰而知孰強孰弱,定下誰為“弱肉”,誰為“強食”,誰為“上主”,誰為“下僕”;因二戰而使眾城得有分定,互相制衡,未遭歸一。經此兩戰,昔日強盛之城因成強之政,未納先進而成弱小,昔日弱小之城因求於生存、納入先進而成強盛,又有舊城被屠滅,新城得以生;而成今日世態。

故言:凡人紀中,方土東方有一聯邦,名喚極地。此極地不似方土他城:源起於凡人誕生之時。其歷史短少,至今不過三百餘年;然,其勢之強,早已無敵於方土眾城。

極地上有一冠三強九大家族。那一冠即是政權之首——天子;那三強即是獵異、商賈、宗教此三大聯盟。其中,獵異聯盟主兵巫戰爭、狩獵異物,為極地源起之源。商賈聯盟主經營貿易、貨物來往,為極地興盛之源。宗教聯盟主禮法教育、傳經講道,為極地安定之源。此三大聯盟皆有無上之功於極地,它們互相成就,也互為勁敵。九大家族即是構成這一冠三強的九個家族勢力。

有道:“強無外敵,內必有亂”。至於今日,極地外有邊關九郡固守疆域,內有凡城九座供養上位;以碧水封上界、以湖中千島供養權貴、以王都為政權中心,界中寶地。極地眾人:衣食無憂,住行不愁,上可安其位,下可安其身,資訊通達,行走方便。雖得此些,其人亦有不滿。其人不滿有四,一者:“憑甚富貴榮華不能落我身?”二者:“為何人有老死,不能永生?”三者:“為何美物不能為我一人獨有?”四者:“事勢之變,當盡從我意。”

因此四者,極地自有諸多“言奇不奇”之事,亦必然生有動亂,或是重分富貴?或是步入毀滅?或是再上境界?今作者獨以此《極地卷》一卷書文作表,闡述“神蹟”,單論“歸極”一詞。

極地卷篇:取盡良材棄窟牢,匯聚珍奇建神宮

有道:奴民役善斂財重,會主面上爭高功。

時在人歷九百九十九年初秋,極地西方絕惡關郡——窟牢郡內,郡主魏守正於華殿內舉辦宴會、欣賞歌舞。但見外面進來一個侍官,行禮奏呈道:“外有信使求見。”魏守聞言,傳喚進見。不時,只見一個三寸來高小人跳躍門檻,走將進來。這小人一身黃裳,頭頂綁著青綢束髮帶,肩上揹著一個金線鑲邊蠶絲斜挎包,面容可愛不比尋常。魏守見是天子信使,急忙止停歌舞,走下殿來,讓與上位,領郡內眾手下跪地聽命。小人登於上位,自包內取出一紙書文,嬰聲道:“天子命:著令九郡郡主、九城人王、各區主事於是年十二月初一王都會宴。欽此!”言畢,即將書文遞於魏守。魏守承接觀閱,又喚人取來一個精美小盒奉於小人,微聲道:“有勞行走,此為差禮,不成敬意。”小人接過,翻蓋檢視,只見那盒裡放著三個綠豆大小寶珠,這寶珠外形圓潤規整,顯露白色乳光,內裡藏有雷霆之力。卻問這寶珠是甚?不是其他,正是這小人的吃食——納雷果!小人見得此物,雀躍歡喜,將三顆納雷果自盒內取出,兩顆藏於裳內胸前,一粒吞入腹中,將盒子丟棄當下,遂閃身而去。

魏守見走,復登上位,歡聲道:“列位不必拘束,依舊歸坐,依舊品賞。”下有一人,姓費名韌,聞得方才信使所言,起身禮拜道:“恭賀主上,成就豐功偉績!”魏守笑道:“我能成功,皆因各位盡忠職責。不時面見天子,自當表奏功勞,為各位謀取厚祿高官。”又道:“那所需人事,還望各位務必籌備齊全。”眾人聽說,皆道“遵命”。於是,依舊歸坐,品嚐佳餚,欣賞歌舞。

數日後,有人來報:“貨物皆已裝碼船隻。”魏守復升郡堂,令費韌暫代郡主之職,管理窟牢郡相關事宜。遂駕坐車馬,出行郡府。待車馬出去府門,只見那道路兩旁:兩隊兵差持刀列隊,直至郡外江港。其後,一群郡民舉旗歡送。魏守聞聲,撥簾觀望,見民眾如此,不禁道:“真是無上良民,我竟有不捨之意。”卻不見其後,那窟牢郡:

幢幢鋼筋水泥樓,條條懸索凌空道。幢幢鋼筋水泥樓:千窗碎去九百窗,百戶未住十戶人;一幢更比一幢破,一家更比一家難。老無所養,少無所依,中年難得工作利,兒童竟絕父母情。子怨父無權,妻嫌夫不富,生計尚難持,更無育後心。條條懸索凌空道:十道斷裂九道多,獨留半道險象生;上交下錯城中布,條條路路不相通。三步一凹,五步一坑,過凹需依兩丈步,過坑需著山來填。蜘蛛結絲網,飛娥內掙扎,未料向陽者,竟入陰謀中。

魏守坐車至港,登船行江,經歷一月有餘:過野入鄉,由鄉入城。待過凡城,經“碧水禁”而上碧水。只見那碧水:

清波盪漾,魚躍鶴飛,三千翠島漂浮,萬條舫船來往。舫船內:老擁少伴,豔豔優女。不盡歡聲,不盡嚶啼,聞之音便已心悅,懷其身更得纏柔。

魏守因至美地,終於出來船頭欣賞風景。那船長自知路徑,引船隊行駛,先至魏守家島碼頭。魏守見至家島,乃令:“那兩船少男少女依舊送往舊處,那一船箱貨搬回府上,這五船隨我送去四野列島。”於是,未及進去家島便向四野列島駛去。又行有半個時辰,但見那碧水上:一堵高牆佇立,五道閘口大門。守閘官見下有來船,因問:“下方來船是誰歸屬,所為何事?”魏守自答:“我名魏守,乃是受差前往窟牢郡取材之人,今得上命召回,方止碧水。特來拜謝屠大人恩情!煩請通報。”守閘人傳報島內,乃令停靠二號碼頭。魏守得入其中。但見那高牆內:

東南西北斜列島,地不相通連廊橋。一島盡春花、一島盡夏茂、一島秋楓坡、一島冰封山、一島觀農景、一島野獸嚎,一島翠竹細雨落、一島紅梅雪花飄,島島皆有人行跡,步步可觀世上景。為主的,屠姓一家!為僕的,百姓人眾。莫言三代勢便衰,生者數來五代多。

魏守船至二號碼頭,早見一群人聚在碼頭之上。魏守因見其人,忙下船來,急步行走,跪到面前,道:“下人魏守拜見大人。”那人將魏守扶起,道:“請起。”乃問:“此行可曾順利?”魏守道:“幸得大人恩澤,雖略遇困難亦未成阻礙。”乃問:“老太公……家中各位長輩福壽安康?”又道:“船上乃是下人於窟牢郡所尋劣劣玩物,全不成敬意,還望笑納!”即令將五條船上裝備的各類貨物卸下。那人引魏守岸邊行走,讓開道路,道:“你此去窟牢取材,雖有時延誤,所得亦是盡數,不枉我一番舉薦。今王都神府大已修成,天子有意宴請外部功勞之臣,到時自有侍官通知引導,你且先回家島,靜待通知。”魏守得命,待貨物卸畢,自回家島。(因不精人情事故,此處略略帶過,有意者可為續作。)

時至十二月一日晨,果有引路官前來通知引導,魏守即隨行走,至王都神府會宴。便問這王都神府到底置於碧水何處?是何樣貌?有文為述:

位凌碧水上,身在三山中;

方土靈匯處,四海起源頭。

傳說這極地碧水原是一條惡龍所有,惡龍暴虐兇殘,弒殺無度,常日間在碧水裡翻波推浪,擾的碧水界內其他一眾生靈不得安寧,致使一界美地素美不再、變的汙濁不堪。界內生物,個個咬牙切齒,無不想除之而後快。當時巫士所聚——獵異聯盟,因正人行、正於方土各處除殺異類,維護太平。因知碧水情況,聚集百十人眾與之鬥殺。歷經一月有餘,竟不能將其屠滅。那惡龍日日與人鬥殺,精神絲毫不減;前一日受了傷,只朝水裡一鑽,遁隱身形,不消一夜便恢復如初。獵盟首領見如此情況,知道難以維持長久,思想:“若繼續這般,莫說將其屠滅,我這一眾人恐都將葬身於此。”因問盟內智人:“這惡龍每每受傷,只消一夜便可完好,是何原因?”智人盤坐入定,通靈天地,尋求答案。 而知:這碧水內有一水眼,為天地靈氣交匯之處,四海江河倒流之源。因其聚納各類靈氣精華,而有修補之能,實為益生之處。這人若得居其間,則可益壽延年。這異獸若得居其間,則可晝傷夜合,充盈靈力。眾人之所以與這惡龍鬥了許久都不能將之屠滅,一來是因為這惡龍的身形原本就是上古萬物分定時所得的,故,眾人只能傷它,卻不能殺它。二來,便是這水眼的功勞。首領問:“如此,怎絕其害?”智人道:“雖無法殺它,卻可設法鎖住其身形,將之困於一界內,教它不能興風作浪,危害他物。”於是,著令工匠製作“定水釘”“鎖龍鏈”。待於完成,一眾人先將惡龍傷害,打退至碧水眼、龍潭內,後以鎖龍鏈困住其身形,定水釘釘住其軟肋,方才制服。智人又道:“今雖困其形,亦當著一物鎮其神,方得安穩”首領問:“當以何物鎮其神?”智人答:“這龍乃是龍中之王,凡人俗物定是不能鎮壓的,需著一個人王來鎮。”

故此,眾人以碧水為本,新建了一個極地聯邦。又從他處移來“聖佛”“馭靈”“怡仁”三座大山圍住水眼。在三山之頂,碧水當空建了一處高臺,定為極地聯邦人王居所。雖人生短暫,不過百載,卻因老王歸去新王上來而能鎮壓惡龍直至今日,致使美地復美,眾生平安。

此即王都神府所在。又問這王都神府是何模樣?又有文道:

匯天下之美極,共在一方靈土。

得青天之眷顧,有意風霜雨雪。

其上:樟榕賽青華,蘭桂比芬芳。狐兔竟相走,燕雀自吟啼。數不清:鳥獸魚蟲,飛禽走獸。賞不完:奇花異草,古樹新枝。又見:淅淅水簾、道道青欄、卷卷白幕、片片紗障,分出一間間屋室,隔開一座座院落。這間間屋室,座座院落,上不見脊樑瓦頂,下不見磚石鋪地,倒是以青天作頂,綠草作地。再見:座座假山,眼眼清泉,道道溪水……一片雲湧霧繞,霞光異彩景象。

再表其輝煌,且看:白玉砌臺欄,彩石點綴。金磚鋪幽徑,珊瑚成簇。佳釀流石渠,珍珠隨行。白銀塑枝幹,翡翠當葉。瑞獸伏走,祥鳥棲飛。

真是:草木生枝葉有用,鳥獸自飛走通情。簾幕隔花草作室,欄障間渠道成院。

一時忽又聽聞,自那幽幽古樹下,叢叢花草後,傳來女子歡笑聲音。細細看去,只見那潺潺溪水邊,青青綠草上,一個個妙齡女子正在嬉戲玩鬧。你看她們:

薄紗掩體隱露羞,柳身引風顯嬌柔。

青絲如漆釵難飾,粉面似花脂未撲。

藕肢微舞招彩蝶,玉足輕濯水流香。

身處雲煙迷幻境,證實天女仙子名。

又道:

好春因使春常駐,愛美因使美常留。

花叢不見花鬥豔,便知花容無二種。

魏守得引路官引領,而至宴會側院。早見一眾人在那裡攀談,遂上前行禮稱呼、入題說話。原來那裡眾人盡是些外部官員,或是九郡郡主,或是九城城王,或是各區主事,或為各部巫將。那九大家權貴及政府極上要員則在另一院內待宴。不時,但見院內進來一個輔宴官,傳喚道:“諸位大人請次區入坐!”即引眾人入主院,至次區各自歸坐。魏守坐定,觀望其間,只見那主宴大院:麒麟伏門側,虎定身形獅低頭;八龍盤金柱,鳳舞當空鶴行間。以一道珠簾分出內外兩區,外區即是自已所在,內區即是九大家權貴所在,又有佛、聖、仕三者在上區席間。

稍時,但見那裡:盤龍止定、白鶴停步、鳳落梢頭、麒麟起身。眾人那敢繼續言語?急起身俯首。便見那院內見來三人,為首的一個:頭戴二龍搶珠金絲朝冠,身著絲繡九龍素袍。腰間環絛:玉帶金飾,腳上鞋履:藕絲新織。面冠白玉露潮紅,鬢若刀裁有潤處。目露金精神光,鼻息清清靈氣,身姿矯健,體態輕盈。但行間:步步生花,隨身處:紫氣霞光。後面兩人:二者皆著青素衣,一男一女、一左一右,分侍兩側。那為首的即是極地天子——袁生,那在後的即是天子侍從,亦名神侍。

袁生端坐上位,下方眾人禮拜道:“天子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袁生道:“眾卿請起!入坐!”下方眾人於是歸坐。上區眾人因聞袁生言語清脆洪亮不似以往,乃觀其人,乍的一驚。

有文道:

歲月侵身九十載,發成銀絲身似柴,

遍行世間求奇方,維持歲月壽命長,

將近期頤成心願,一日身回壯年郎,

自此成就永生體,絕別閻羅有瓊漿。

欲知其驚何事?且待下文。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地獄再次偉大

跳波的老魚

驚封:沒有未來的人偶師

上神彌枝

網遊:為了無敵變成妹又如何

滑稽樹

穿書:惡毒女配要自救

雲影影

【太中】喪世狂嘲

自S的N種方法

山迴路轉仍是君

賦卿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