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物產,受氣候環境影響,各地區之間豐欠有異,不同年份豐欠有差。單靠氏族或幾個氏族聯盟的部落是很難抗拒自然災害的。在遠古時期,部落遭遇荒年,部落首領只能帶領部眾挺而走險,發兵搶掠周邊部落的物資以求生存,流血衝突再所難免。這是實施搶掠的部落與被搶部落都不願看到的,其實誰也不願加害他人,誰也不願被他者加害。可時逢災荒,誰也沒有其他更為穩妥的辦法,為了確保本部部眾的生存,其首領只能挺而走險,帶領部眾實施搶掠。被搶部落也是,若不奮起反抗,物資就會被其他部落搶掠,迎接他們的就是飢餓與死亡。所以,為了部眾的生活,面對入侵,首領唯有帶領部眾奮起反抗。如此,在遠古時期,一個地方,每當遇到災荒之時必有戰爭。戰爭是殘酷的,一旦開戰,傷亡再所難免,天下百姓飽受戰爭之苦。可又無可奈何。

古盤下凡,帶來三件法寶——斧戉、歌樂和仁義文化。斧戉開田闢地,使人豐衣足食;歌樂文化百姓,人人崇尚勤儉,厲行節約,互幫互助互諒互讓,使部族衝突戰爭得到有效扼制;仁義通行天下,天下共富的法寶。時至今日,天下的農耕體系已趨於完善,為進一步鞏固文明成果促進社會發展,古盤認為是時候開啟仁義教育了,古盤著手建立學校,開啟仁義教育,教授百姓以仁義,為實現天下共富邁出偉大一步。

關於什麼是仁義呢?本段向大家粗略介紹一下。仁義,越語也,即“互通有無之意”,說通俗一點,就是買賣。所謂仁義呢,顧名思義,就是教人們做買賣學問。

眾所周知,天下四方,各地氣候不同,環境不同,物產有異。沿海盛產魚鹽,欠缺糧食皮毛和桑麻等物;內地水鄉盛產魚米,欠缺食鹽、皮貨等物資;內陸旱地盛產桑麻,欠缺魚鹽;草原盛產皮毛,欠缺鹽糧。天下四方的環境氣候不同,物產差異很大,若是各地方的各部落都自產自銷,生活是異常艱苦的。

古盤教授仁義,從楊越開啟,輻射八方,各地方的各部落之間互通有無,天下物資天下人共享,此豐濟彼之欠,彼豐濟此欠,使天下百姓共同致富。

古盤在楊越開堂授課,廣收學徒。起初,人們對仁義經並不是很在意,大家都認為學仁義經對於已身沒有多大用處,古盤開堂授課,響應者寥寥無幾,楊越大統領楊兀是古盤開辦學堂後的第一個學生,也是其辦學教授仁義以來兩三年內唯一的一個學生。儘管沒多少人響應,古盤還是堅持每天授課,悉心傳授仁義。楊兀也沒有辜負老師期望,每天認真學習。為了更好靜心學習,楊兀決意辭去了楊越統領一職,全身心撲在學習上。

開學第一課,古盤給楊兀講授仁義開篇:天下百姓,皆是天子,人人生而平等。四海八方,皆是親朋。天道酬勤,勤勞者富。皇天不負苦心人,勤儉節約者富,奢靡浪費者齒枯;樂善好施者不窮,行竊偷盜者不富。岜汀同共,柴禾共取,魚蝦共享;百姓共科,板然同幫,杯儂同讓。氣候無常文美心,豐存荒濟,調此豐濟彼荒,運彼豐濟此荒,四海八方,互通有無,天下共富。

每唸完一篇課文,古盤又向其學生(楊兀)一一講解其中內容。古盤說:“謂天下百姓,皆是天子,人人生而平等。”這句話的意思是,所謂全天下人,都是上天的好兒女,每個人生來都是平等的。“四海八方,皆是親朋。”意思是,各地方各部落的人都是親人。“天道酬勤,勤勞者富。”意思是,上天喜歡勤勞肯幹的人,財富只賞給勤勞的人。“皇天不負苦心人,勤儉節約者富,奢靡浪費者齒枯。”意思是,上天厚待苦心經營的人,勤儉節約的人會變得越來越富有,而奢靡浪費的人是遲早都會遭遇饑荒的。“樂善好施者不窮,行竊偷盜者不富。”意思是,樂於助人的人會得到更多的財富,而行竊者將永遠是窮困潦倒的。“岜汀同共,柴禾共取,魚蝦共享。”意思是,自然資源是共有的的資產,誰也不能壟斷。水中的魚蝦,人人有權捕撈。“百姓共科,板然同幫,杯儂同讓。”意思是說,天下百姓萬氏共祖,所有人都是同一個始祖繁衍下來的,上朔億萬年,我們都是兄弟姐妹,所以說,各氏族之間要互幫互助,兄弟姐妹之間互諒互讓,和睦相處。“氣候無常文美心,豐存荒濟,調此豐濟彼荒,運彼豐濟此荒,四海八方,互通有無,天下共富。”意思是,氣候變化多端,旱澇無常,然人間有愛有謀劃,在氣候好的豐收年,建倉貯存以備不時之需。各地的氣候差別甚巨,豐欠不同,要從豐收的地方調備物資接濟受災的部落。本地受災,從其他豐收的地方調備物資接濟本地;他部受災,則調本地諸備接濟他們。天下四方的各部落互通有無,天下物天下人共享,共同致富。

學生楊兀聽了老師盤的講解,問曰:仁義經的倡議很好,可是,具體該怎麼操作呢?比如說,今年我們楊越受災了,需要從東方的吳越或是南方的火西越和火東越調糧,可問題是他們憑什麼給我們楊越調糧呢?他們不給調怎麼辦,楊越總不能派兵相協迫吧?那樣豈不是又回到從前了,重蹈覆轍走戰爭路了?

古盤說:兀莫急,先好好複習這一課再言其後。關於此問,下一課我們會講到,到時候自然明白。

開學第二天,楊兀早早來到學堂。卯時三刻,老師盤手持仁義經來到教室,楊兀見老師即刻起立敬禮。老師盤拱手還禮,學生楊兀坐下,認真傾聽老師講課。

古盤開啟仁義經授課,講授仁義經第一課《貨殖》:天下物資,皆有所值。謂值,即人們獲取該物所付之力。一樣物資,人們獲取其所付之力越多,則貨值越高。相對,所付之力越少,其貨值則越低。貨值可分天值、地值,地值,即生產價值;天值,即受自然約束的價值。物品為自然所缺者,天生價值高,反之,愈豐則價值愈低。同為一升米,天時不同其價值各異。豐年,百升糧食等值一顆狗牙,這是依地值所換算的,成狗均耗糧食三四百升,一狗四顆犬牙,獲一狗牙均耗糧食百升,具一狗牙價值百升糧食。荒年,糧食欠收,倉儲銳減,狗牙作為裝飾用品,幾無消損,荒年欠收,養狗者稀,然存量尚足,故狗牙的價值無變。糧食則不同,荒年糧寡,倉儲糧與狗牙比例變動,比值可能就是升糧一牙乃至百牙一升糧了,此乃天值,即天時不同價值各異。天下寬泛,四方氣候異同,物產各異,此欠彼豐,彼欠此豐,通換欠與豐,可保共同富裕。狗牙,裝飾品也,耐儲存,易運輸,且供應有限,貨值相對穩定。收諸或開銷,狗牙乃最佳貨殖。

聽老師講完《貨殖》課,楊兀終於略解仁義。以當時的普通百姓而言,讓其自行作長遠謀劃,貯存各類生活物資備荒,似乎有點不太可能。其深層原因前面我們也提到過,人的本性是奢靡的,只有經過不斷學習文化提升素養方能克服奢靡本性。就當時的社會條件而言,要人人都能修身升級賢者,有點不太可能。怎麼辦呢?楊兀在學習仁義經的過程中找到了解決方案,那就是仁義社會。

研學仁義經數月後,楊兀與其老師(盤古)開始將其付之實際,成立仁義社,招募進步青年入社,興建倉庫,以狗牙或皮毛、麻布等物為貨殖,換取農戶手中的餘糧,或又以糧食或麻布等物換取獵戶手中的皮毛和狗牙。若逢荒年,百姓亦可用手中存有的狗牙或麻布、皮毛等物向仁義社兌換倉儲糧。仁義社根據倉儲情況和社會需求作出預算,據此判定狗牙與倉儲糧的兌換值,在努力做好杜絕浪費的同時保證所有人的生活保障。仁義社的建立,大大增強了社會抵抗災荒的能力。

隨著仁義社的發展,對數學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數學因此得到了很大發展。兩門學科相輔相成,相互發展壯大。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亡國公主的復仇路

M璃兒

詩歌與皇后

小胡先生的

斗羅大陸之鳳吟記

無憂忘我

落於歸

聊音

綜漫:穿梭救贖之旅

她的輕語

躺在南總懷裡撒個嬌

小說搜刮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