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前後,老天不下雪,這都二月底了卻下起了雪。狂暴的西北風捲著雪,一團團、一塊塊,裹著、旋著、飄著,沒完沒了的只是下,人們能不出門就不出門,能不走動就不走動了。只苦了一等小買賣人家,街上連個鬼影子也不見,哪來的生意?

和市井小民不同,王公、貴族、官員還要照常到衙門理事,那些有分量、有訊息來源的,更是焦急的等待著皇宮深處那座殿宇隨時可能傳出的訊息。大傢伙心中都有底:這漫天的大雪,是長生天在迎著大汗。

二十九日一早,大皇子沒有如往常一樣進入皇宮,而是在家待著。這麼多天過去了,忽裡溫除了派軍隊往西線壓之外,再無其他任何訊息外洩,彷彿人間蒸發一樣,這不得不讓他提高了警惕,他相信忽裡溫此時已經到了大都了,只是不知道藏在哪裡。想到這裡後,立馬叫來手下,寫了幾條手令,讓他們叫駐守在大都附近的那幾支軍隊往大都運動,怕的是最終不得不魚死網破。

正如大皇子所料,忽裡溫昨日就進了大都,為了掩人耳目也沒有前往國師府,而是藏在國師府附近一座宅院裡。除了國師之外,再也沒有跟任何一個自已的支持者聯絡。既然選擇相信國師,那就相信到底,否則自已沒有帶一兵一卒北上,也不能有任何作為。

大汗陷入昏迷之後,國師只進宮探問過幾次。最近一段時間,更是一直待在家中,閉門謝客。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二十九午飯前,國師府中門大開,國師帶著十來個侍衛就往皇宮去了。

這個訊息自然引起了所有盯著國師府的人的注意,紛紛去向自已的主人彙報訊息,完全忽略了馬車開出去不遠,在一處巷道前,一個身影一閃身,替代了一名國師的侍衛。

最先對這個訊息做出反應的正是大皇子和當朝的幾個王公大臣,在國師出發後不久,紛紛做好出門的準備,這裡面既有大皇子的人,也有忽裡溫等其他幾個皇子的人,當然還有不少心中只忠於大汗的人。

大皇子不知道國師為何會突然前往皇宮,儘管心中狐疑,但還是趕緊命人去聯絡自已暗中拉攏的幾個怯薛軍和貴衛赤的將領,然後也動身前往皇宮。

由於是裝成國師的侍衛,忽裡溫此時也無法和國師交談,等進了皇宮之後,目送國師進了大汗的宮殿,忽裡溫和其他侍衛一同站在宮殿前,不久之後就看到大皇子急匆匆的趕來。

遠遠的看到大皇子,忽裡溫眉頭一緊,兩人雖然不是同母所生,多年來一直是競爭關係,但平日裡一南一北,大汗還能夠控制朝政時,兄弟之間倒也沒有太多齟齬,直到幾年前那次平叛從背後射來的一箭,才算是結了死仇,對此兄弟間也是心知肚明。

看著大皇子進了大汗的寢宮,忽裡溫心中百感交集,他不知道國師為何今天會急匆匆的進宮,只是到了這個地步,他只能相信國師,如果國師不是真的支援自已,那一切休矣。

這邊國師進了寢宮後,來到大汗床前,看著只有出氣沒有進氣的大汗,幾個太醫對他搖搖頭,心中不免悲痛,擺擺手讓太醫離開。

也呼溫靜靜的站在床前,心中想到:元人難得出了幾代雄主,一統草原後又揮兵南下中原,最終佔據了漢人的大片疆土,這裡面他們師徒幾代國師發揮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大汗,您一直對傳位給大皇子還是忽裡溫舉棋不定,不相信老夫所說的漢化之策,害怕元人漢化之後就不是元人,總有一天會像漢人一樣成為待宰的羔羊。但您可曾想過,如果沒有這樣子,元人佔據這片江山能堅持多長時間?元人這才佔領中原多長時間,已經多少元人貴族少爺整日裡只知道享樂玩耍,而不思祖先當年篳路藍縷的艱辛,不想大草原生存的不易?百年之內元人在這溫柔富貴鄉早晚會迷失掉本性,再也不能騎在馬背上作戰,再也沒有那麼強悍的戰力。漢人被欺壓久了,到時必然會爆發。而且被壓得久了,爆發出來的力量恐怕元人會抵擋不住。到時元人就會成為漢人剿殺的物件,會陷入萬劫不復。也許您會說,其他幾個汗國還是保持著元人的本色,可惜疆域太大了,如今才幾年時間,爭奪汗位就已這樣了,各個汗國都有了自已的心思,時間再長一點,還不是四分五裂?屆時恐怕漢人沒起來反抗,我們元人就會自相殘殺。

而如果漢化,就能多出幾百年的國祚,到那時元人是不是現在這樣的元人還有何關係?何況如今南邊還有漢人兩個朝廷呢,老夫明顯感覺到漢人當中的有識之士如那蘇聖平已經開始覺醒,寫文章、辦報紙、編民團、設學校,試圖想要帶領漢人站起來,要不是還有他的朝廷掣肘,恐怕不用幾年時間就會成為我朝心腹大患。因此,要加快吞併南邊兩朝的步伐,而我相信忽裡溫殿下比大皇子更能勝任這個使命。都是您的兒子,您不會怪我厚此薄彼吧!無論如何,我都會輔佐忽裡溫殿下征服所有漢人,把這片富饒的土地變成我們元人牧馬場。

也呼溫沒有嘆息多長時間,大皇子就進了寢宮,來到床前,看到大汗的情形之後,心中大驚,看來父親離迴歸長生天的懷抱不遠了。見沒有一個太醫在旁邊,儘管心中驚疑,但面對國師還是不敢造次,只能輕聲問到:“國師,為何不見太醫?”

也呼溫仍舊看著大汗,語氣平靜道:“是我讓他們下去的,殿下看大汗的情形,太醫還有何用處?何不讓我陪大汗走完這最後一程,沒想到殿下來的如此之快。”

大皇子抿著嘴唇,看著國師,心電念轉,平靜的說:“既然如此,就應該趕緊宣所有王公大臣和在外的幾個皇子回大都。”

國師點點頭,道:“確實如此,我剛剛已經命內侍派人出去傳旨了,只是不知道幾個皇子來不來得及趕回來。”

聽國師這麼說,大皇子眉頭一皺,道:“忽裡溫多日前就離開濟南了,此事國師是否知情?”

國師仍舊面無表情,卻轉過身來,看著大皇子,緩緩道:“殿下,當著大汗的面,我且問殿下一句,如果能夠保證大皇子的富貴榮華,是否願意不與二皇子爭鬥汗位?”

大皇子沒有想到國師這麼直接,心中想到兩支精銳部隊只聽從大汗的命令,大都內的駐軍誰也奈何不了誰,反倒是大都外面還有我幾萬大軍,西邊還有三皇子的十萬大軍支援我,一句保我榮華富貴就想兵不血刃的讓我這個最有希望登上汗位的皇子退出競爭,這不是廢話嘛?心中不免有氣,道:“同樣的話,本皇子也想問國師,如果我能登上汗位,您同樣還是國師,忽裡溫的一切職位都不會有變化,國師願意嗎?忽裡溫願意嗎?”

聽到意料之中的答案,國師毫不意外,轉過頭看著大皇子,道:“大汗待我師徒恩重如山,對我師徒信任有加,委以國師重任,按說對大汗的兒子老夫不能有所偏愛,既然大皇子不能接受老夫的提議,那就休怪老夫欺負晚輩了。”

大皇子第一次親耳聽到國師反對自已,心中大恨,但臉上還是保持平靜,道:“國師,本皇子可以在此起誓,如果國師支援我登汗位,您永遠是國師,地位絲毫不會有所改變。國師可願意?”

國師點點頭,道:“殿下這些年在大都的所作所為亦是有所耳聞,知道殿下亦是人中龍鳳,登上汗位未嘗不可。但漢人有一句話叫道不同不相為謀,如果只是謀一時,老夫無所謂支援誰。但要想謀一世,殿下不是好的選擇。”

大皇子眉頭一皺,問到:“國師此言何意?”

國師嘆了口氣,道:“漢化。我雖喜歡忽裡溫,但這並不能成為我支援他的理由。老夫之所以會支援他,唯一的理由就是他喜歡並認同漢文化,這對於推行元人漢化是前提。殿下以為然否?”

大皇子看著國師,道:“要是我也能支援呢?任由國師推行這一政策。”

國師哈哈一笑,道:“殿下說笑了,支援您的王公貴族那麼多?那些人可都是反對漢化的。”

大皇子反問道:“國師還沒推行,怎知他們反對?”

國師笑道:“遠的就不說了,就說最近的代金券,殿下您的支持者反對的怕是最激烈吧!我們元人哪有這東西,代金券也是漢化的一種,本質上還能起到剝奪底層漢人錢財作用,這他們都反對,更不用說以後推行更深層次的政策了。早就跟他們說過,想要強迫南邊兩個朝廷使用,就得我們這邊先用好,否則怎麼能拿幾張紙片就去換來美酒美人,一幫貪婪短視的傢伙。”

大皇子點點頭,表示認可國師的話,卻又說道:“但是他們還是勉強接受了,國師不能以未發生的事來下定論吧,何況大汗透過各地書院選任漢人為官等國策,他們也沒反對不是,凡事一步步來似乎更穩妥些!”

國師點點頭,道:“殿下能這麼說,老夫很欣慰。但是,老夫怕來不及啊!南邊的朝廷、漢人會給我們時間慢慢來嘛?老夫不敢賭!”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水滸:開局成為店小二

我是龍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