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站在那發呆,道人已經在準備轉棺儀式了。我媽見我還在那傻乎乎地站著,吆喝道:“火塘寶,你還在發啥愣?準備給你小嬸孃轉棺了。”

我做了個“噓”的手勢。

“怎麼回事?”我媽走來問我。

“奶奶不讓。”我把奶奶的話又複述了一遍。

“沒事兒的,小嬸孃平日裡待我們不薄。她走了,你理應送她一程。你小嬸孃那麼明理的一個人,她不會把黴運帶給你的。”我媽對小嬸孃是充滿感激的。娶我嫂子的時候,因為嫂子要的彩禮超出了預算,我媽愁得不行,還是我小嬸子去她孃家借錢幫我們家解決的難題。

那一刻,我覺得我媽其實也挺偉大的,至少她還是知恩圖報的。

奶奶偏心自己的孫女,她不想讓我吃虧,這個可以理解。可小嬸孃也是我們家的功臣啊,她也不想把自己的命給弄丟了啊,她在人間最後的一點權益,不也應該滿足她麼?

我還是給小嬸孃轉棺了,我更相信我媽說的,小嬸孃那麼一個明辨是非的人,怎麼可能把黴運帶給我。

第二天小嬸孃出喪,都沒人願意抬棺材送上山。我爸帶著穿孝服的小堂妹挨家挨戶跪著一個一個地求,才算是辦完了小嬸孃的喪事。

我那可憐的小嬸孃,就那麼結束了她的一生。

那一年,我十五歲了,似乎明白了生命其實好脆弱。假如小嬸孃能早一點去醫院,是不是結局不一樣呢?

可惜女人總是為家庭考慮太多了。

小嬸孃的喪事辦完後,嫂子回來了。

嫂子一邊痛惜小嬸孃,一邊也為自己的事業發愁。

小嬸孃走後,留下倆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小叔的人生也一片灰暗,他哪裡還有心情來搞他的事業!

可嫂子已經動員我哥開墾了很多荒地了,如果擱那不管,損失也比較大。

大家也都盼著小叔化悲痛為力量,正如奶奶說的:走的人已經走了,活著的人還得好好活。

如果不是我媽多事,小叔的情緒應該能恢復得快一些。

小嬸孃走了之後,她的妹妹留在小叔家幫忙照顧倆孩子。我奶奶就動了心思,想讓小叔的小姨子過來填房。

從大人的角度來看,這樣當然好了。姨媽來當後媽,倆孩子就不用遭罪了,還省了再娶的彩禮啥的。

小嬸孃的妹妹還是一大姑娘,她喜歡姐姐的倆孩子是真的;不懂得世間險惡也是真的,在那麼多有心計的成年人的撮合下,也就有點動心了。

是我媽去打破的。

說不清我媽是為了報復小叔還是誠心為了小嬸孃的妹妹好,也許都有吧。畢竟我媽和小叔之間是有嫌隙的,只是中間隔了個小嬸孃舊事不再提罷了。可是,小嬸孃已經不在了,那些舊事也就變得清晰了。

小嬸孃的媽媽當時並不知道我們家的人有這樣子的想法,那個小姨也沒有和她媽說,可能是覺得時機不成熟吧。

爺爺奶奶和小叔,都對小姨特別好。小姨更是把倆外甥兒當成了寶。尤其是那個小堂妹,生下來連媽媽長什麼樣子都沒見過,更不用說能吃上一口奶了。小姨在奶奶的教導下,學會了給小寶寶衝奶粉,磨米粑粑。有時候,也會帶著她去有嬰兒的人家裡討口奶喝。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個小姨對小叔有點兒意思了。不然,姐姐不在了,一個大姑娘家老在姐夫家算什麼事?

小嬸孃媽媽來的時候,就有人在她面前開玩笑,說讓小姨嫁給我小叔這樣的話。小嬸孃的媽媽不悅,但似乎也沒有特別反對。小叔能幹這是事實,小嬸孃媽媽挺喜歡這個女婿的。但是小叔還那麼年輕,日後要再娶也是避免不了的。如果小叔娶了別人家的女兒,那他也就成了別人家的女婿了。

所以,小嬸孃的媽媽應該也是有所考慮的,小女兒填姐姐的房,女婿還是自己的,倆外孫女也不用遭罪。

我媽因為借過小嬸孃媽媽的錢,也因為她們倆雖然隔著輩分但年齡相仿,還挺投緣的。每次小嬸孃的媽媽來小叔家,都會和我媽嘮嘮嗑啥的。自打小嬸孃走後,她媽媽瞬間老了十歲,也不怎麼來小叔家了。這次一來,又和我媽嘮上了,或許她也是想聽聽我媽的意見吧。

“我也覺得小姨嫁給我家老滿挺好的,倆娃兒就不用遭罪了。不過呢,小姨就不能再生了呢,這對小姨也不公平。”面對恩人,我媽如實回答。

“為啥不能再生了呢?按政策,女方沒生過,是可以生的啊。”小嬸孃媽媽一臉疑惑。

“政策是可以生的,但只要生了,這些七七八八的關係不好處理。我跟你講,只要小姨再生一個,哪怕她做得再好,旁人也會說她偏心。你以為她是姨媽就沒事了嗎?哪怕是親生的,一碗水也端不平啊。因為人的心臟本來就不是長在正中間的,怎麼可能不偏心呢?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小嬸孃的媽媽琢磨著也是這個道理。

我媽繼續說著掏心窩子的話,“就算是外人不說,你怎麼保證孩子長大了,會不會說姨媽偏心呢?如果倆孩子覺得姨媽偏心,和姨媽鬧騰,你是幫外孫還是幫女兒呢?”

小嬸孃的媽媽啞然,“會這樣嗎?”

“我不知道,但你敢保證不會這樣嗎?”我媽反問,“但是如果姨媽只是姨媽,倆孩子以後肯定不會和姨媽反目成仇,您也不會為難。”

從人性的角度來說,我媽說的是實情。我媽太清楚其中的微妙了,之前她想著把她的侄女搬過來做兒媳婦有千萬般的好處,可現在真的來了,卻發現姑侄的心根本不能一處使。她算是明白了,姑侄再親,怎麼可能親得過夫妻?

小嬸孃的媽媽是聰明人,我媽這一點撥,她便有了主意。本來嘛,大女兒已經不在了,她不能再把二女兒給坑了。自己的女兒都顧不上了,哪還能顧著外孫女。

過了沒兩天,小嬸孃的媽媽帶著那的二女兒離開了叔叔家。

當時,我奶奶還說了很多挽留的話。

“親家啊,實在是對不住了,我大女兒不在了,二女兒老留在姐夫家也不是個事,她還得嫁人呢,名聲也要緊。”

小姨在小叔家呆了三個月之後,就這麼被她媽媽帶回去了。

大家用腳趾頭都能猜得到是我媽在從中作梗。

但我媽確實是拯救了小嬸孃的妹妹。假如她來填了她姐的房,自己再生一個娃,不用說,和我們家的生活本質上不會有太多的區別。

小嬸孃的妹妹後來嫁得還挺好的,對倆個外甥女,她也是儘量資助,多年後,一直保持著很好的親戚關係。

如果姨媽成了後媽,真的很難說會更好。

這是後話。

當時的情況是小嬸孃的妹妹一走,我媽更成了家裡的公敵,尤其是我小叔,對我媽更是厭惡有加。

就連我嫂子,也嫌棄我媽多管閒事。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穿出ABO世界變成萬人迷

墨煙青花

我和他之間的青春

小星系

中州修真學院

欣悅奇蹟

寒門王爺

睡吧睡吧我親愛的狗唄

年代文軍婚甜蜜蜜

熊貓犬齊

噓!吃瓜!女頂流孕期養護指南!

茉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