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你每次說起爹都很恭敬。可說起娘就會笑。是因為你爹老打你嗎?”

宋玉恍然:“啊!你不說我自己還未察覺。我爹啊,不打也不罵。打我這種事,我娘在行。可我就是不怕她,可我爹,一需要看一眼,我就有些發怵!”

金蘭兒:“不打你,你怕什麼。我記不太清我小時候,可我爹那是除了娘誰都打。”

宋玉笑著說:“我想想哈,我爹還在世的時候,我犯錯。我爹就會先泡壺茶,坐在竹椅上,然後問:你是怎麼想的?為什麼要做?正確的做法有哪些?現在若是放任,以後會如何?。總之,他可以從戌時講至子時。最後還會讓你寫一篇萬字的文章,談談此次對話的感想以及以後的打算!”

聽得一旁的金蘭兒暗自咋舌,宋玉:“蘭兒,今天我是有些傷感,話密了些。你以後若是不想聽這種事,我就盡力少說。走吧,咱們該幹自己的事兒了,登這太華山。”

太華山,五嶽之一。南接秦嶺山脈,北瞰黃渭,西望長安。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也是道門勝地聖地,被稱作為“第四洞天”,共有七十餘半懸空洞,二十餘座道觀餘座。

若是從空中俯瞰,整座太華山似是由一塊完整碩大的巖體構成,現在的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三峰鼎立,人稱“天外三峰”。還有云臺、玉女二峰相輔於側,三十六小峰羅列於前,虎踞龍盤,氣象森森。

宋玉生長在巴郡,本就是山區,丘陵之地。要說對山有多大的欣喜還真說不上。可金蘭兒生在草原,對登太華山卻是極有興致。

時下正值春季,加之前幾日陣雨驟停。難得的好天氣,登山踏青、賞花出遊,委實算是一件趣事。

從“希夷觀”後門出發,兩人漫步,穿行林間,春意盎然,陽光透過樹蔭,樹影斑駁。初春清晨的陽光,既不會刺眼也不會灼熱,含蓄親切,讓人頓感充滿希望。

隨著道路慢慢深入山林深處,遊人也漸漸彙集一處。畢竟”自古華山一條路“。要麼靠雙腿徒步行走,要麼就成為能御風飛行的修士。可作為道家洞天之一,至今還沒有哪位修士敢在太華山恣意飛行,傳承千年的道門,誰也不知道,也許看似破爛的小道觀就住著一位久居深山的老道。所以啊,連成為帝王的趙匡胤都得乖乖走路的山,也就沒人會動些歪腦筋圖省事了。

起初,宋玉兩人能手牽手並行其間。可越往後,就只能一前一後行走。一是、人真的多。二是、總有那麼些世家子弟富貴人家,由傭人抬著一種叫”滑桿“的工具,就是兩根竹竿穿過一把竹椅,竹子自身極有韌性,柔軟又不易斷裂,能極大減少乘坐人的不適感。且本身輕巧,抬滑桿的人也能省力不少。兩人一前一後抬著,竹椅上坐著衣著華服的公子、小姐。所到之處,無不引人側目。每每經過人多之處,總有那麼幾聲驚呼,而坐著的,往往面露喜色猶勝欣賞沿途的風景。也許這才是滑桿真正的魅力所在。將凡夫俗子通通擋在門外。

行至一處較大的石階轉角處,有石桌供遊人休息之用。每每在這樣的地方,就會出現小販,賣些水果零食。

二文錢,宋玉給金蘭兒買了一串糖葫蘆,小姑娘很是開心。宋玉見有一副空著的滑桿,便隨口詢問:”這位兄臺,這坐一次到山頂,需要多少錢呀!“

見有生意上門,看似憨厚的重量漢子滿臉堆笑:”一兩銀子“。

宋玉聽完,只是微微笑笑。就和金蘭兒繼續趕路。

”真是窮鬼,問了又不坐!”

這話自然是挑夫故意抬高嗓門的氣話。

金蘭兒回身瞪了眼挑夫,氣鼓鼓的說:“哥,這人是在罵你!"

宋玉也是沒想著挑夫火氣如此旺盛,見著金蘭兒似乎還真生氣了,:“蘭兒,他說的是我,你氣啥。你知道為啥我們一路看見這麼多滑桿都有人坐,就那人的是空著的?”

金蘭兒搖頭。

宋玉笑著:“我小叔宋偉說:做生意,和氣生財!氣性越大,越沒生意。說不得,等你我下山時,他還空著呢!”

兩人再往前走了半個時辰,山勢驟然陡峭起來。僅供一人通向的石階,接近垂直的坡度,一邊就是萬丈深淵,就一根手指粗細的鐵鏈在齊腰的位置做為護欄之用。

這下,宋玉才發現與巴蜀的山相比,這太華山為何叫一個“險”字。到了這種地方,管你什麼身份,所有人幾乎是同時做起的螃蟹扮相,斜著走。

再往前走,行至一處分叉地。往左是一處絕壁,傳聞是華山派第一代宗師賀志真為遠離塵世靜修,在萬仞絕壁上鑲嵌石釘搭木椽而築。棧道上下皆是懸崖絕壁,鐵索橫懸,由條石搭成尺許路面,下由石柱固定,遊人若是要過至此,需面壁貼腹,屏氣凝神,寸寸挪步,被譽為“太華山第一天險。

分叉地石壁上還有歷朝歷代,眾多文人對這棧道的描述:“出南天門向西就是棧道,棧雖有銅柱鐵索攔護,然闊不盈尺。行二十餘丈方至盡頭。下折為井,高約三丈,旁出復為棧……”

《說鈴》記載:“長空棧在半壁,廣八寸,長十丈餘,背空虛行。”

《太華雙遊記》:“垂雙索下墜,行則面壁,臂緣索,足橫移,踵常落板外……”

由於棧道險峻,故當地人有“小心九厘三分,要尋屍首,洛南商州”之說。

而所有撰文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建立棧道之人,以劍之書,四個大字:“懸崖勒馬”。其意不言自明。

金蘭兒見宋玉猶豫不決,:“哥,要不,你去試試。我就在此處等你就成。”

宋玉:“這四個字,人家都已經說了,別去擾人清修,我這樣的後輩自然應該遵從。方才我所想不是能不能過去,而是太華山本已是天然的險地,修建此棧道的仙長,是何種心境,自己將自己逼入這種絕境之地,誓要修道有成。或許這才是能開宗立派的大能才有的境界吧!”

兩人繼續沿著主路行走,終於來到太華山主峰之一:朝陽峰。

因其是太華山五衡中最高,最為平坦的山峰,又最適合看日出,才得名為:朝陽峰。

奈何宋玉兩人來到此處已是午時,日出是看不見了。可能登臨山巔,俯瞰長安城,仍是令兩人大為震撼。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此次算是宋玉第二次觀山景。在蜀山,老祖居所,宋玉覺得氣象萬千,超然於世。此時,太華山山巔,宋玉第一次覺得險成為一種美。絕壁、懸崖、石梯、棧道,都在訴說一種太華山特有的東西。

絕!

就一條道,要麼往上,要麼往下。顧左右就是絕壁。不成功便成仁,要想得道成仙,長生久世,勢必就得把自己逼得毫無退路,遠離一切雜念,世俗。與山間巨石,林間草木作伴,道法自然,先讓肉體成為這自然萬物中的一部分。

一時間,以宋玉為圓心,青光圍繞。蜀山劍訣自行運轉,宋玉雙目竟是隱約有赤紅之色。心湖氣機異常翻湧,以鯨吞之勢瘋狂運轉。自修行之日起所築有的堤壩,竟是有些撐不住。

“絕地”

這是此刻宋玉腦中最大的想法。一直按部就班,步步為營,不疾不徐的修行。宋玉從未有過時不我待的緊迫之感。

山腳下,王平安說要念頭通達,心隨意動。

登山的一路,所見所聞。讓宋玉第一次想要逼自己一把。只是修行尚短的他,沒想明白,敢來這太華山逼自己的人,哪一位不是年過而立,修行即將大成的一代宗師。

他這樣的毛頭小子,又無長輩護法,事前也無任何準備,想逼自己強行破境,當真是兇險萬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時空之神你滾回來!

勵志綠了秦某人

我在思考

尢魚

蠱師少主不是弱而是懶

暗香蠱師

遙可尋

冷淨

綰娘子

梁笙笙

再次的相熟

一根呆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