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前朝傳下來的規矩了,成績名列一等的秀才稱為廩生,廩生可獲官府廩米津貼,按照慣例每月有二十斤的米麵,有時還會有肉,算式高分秀才的福利待遇。

這次林伯英順利考到了前十名,於是林家一夜脫貧奔小康了!

林伯英去的時候是坐牛車去的,一路都很順利。到府城後就在本地的一間悅來客棧住了下來,休整了兩天。

到府城第三天才去貢院參加考試了。

這次考試本省主持考試的學政是孔忠,孔忠其人是山東孔氏的後人,前朝時曾任吏部尚書,當今上位後主動帶領孔家歸順,在士人中引起非議。

不過他歸順後在本朝也沒有得到陛下的重用,反而沒兩年就被派到宣化府當學政,算是被貶了。

不過朝廷還是禮遇孔家的,孔家也出了很多大儒。

這次考試由學政出題,考生們也都猜到可能會出與孔子有關的試題。

林伯英出入客棧,也總有學子討論此次的試題。

林伯英則重點看了四書。

孔子所說的話,可謂皇皇鉅著,一個個翻怎麼來得及。

林伯英認為臨時抱佛腳不可取,只要把握自已的文筆和中心思想就是了。

孔氏一族肯定還是希望為當今效勞的,不甘心默默無名。

這次院試是本朝第一次,正是孔學政給皇帝納投名狀的時候,林伯英猜測孔學政肯定會在試題中表現忠君,自已往這方面靠肯定沒問題。

果然,開考當天,卯時一刻,貢院就開門了,數千名考生魚貫進入,依次接受初查,在四名執燈小童的帶領下分別進入四個考場。

又在門口再次接受了軍士的搜身檢查。全身的衣服都脫了和頭髮也被拆開,仔仔細細地檢查了一遍。

確認沒有夾帶方才進入考場,按考引(即准考證)尋到自已的位子,林伯英這次地位置在中間,考棚也沒有漏水的地方,環境相對來說很好了。

林伯英把自已帶的筆墨和被褥規整好,就等待發試卷考試了。

等軍士把試卷拿過來,林伯英一翻開就笑了。

紙上的題目正是出自論語·泰伯》中孔子稱讚堯的名段:“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這道題可以說是中規中矩了,說堯這個人太偉大了,人民找不出詞來形容對他的讚美,他的功績也太卓越了,他制定的禮樂制度多麼輝煌啊!

林伯英很清楚自已的優勢,此次考試要想榜上有名,要麼有洞察世事的本領,要麼就要有優秀的文筆了。

林伯英多年苦讀詩書,相比世家子弟或許見識上有所不足,但是林伯英的文筆可以說自已修煉的小有所得了。

這道題自已只要頌揚古聖先賢的化育之功,讚頌堯為人民幹了哪些事,用了哪些賢人,然後表揚國朝君主英明神武,順便表忠心,說自已也要勵志輔佐當今聖主為人民做番大事業等就可以了,只要文筆好,想必考官也不敢打太低得分數。

畢竟當今的暴虐是出了名的,如今開朝不過幾載,殺了的官員就有上萬了。

果然第一場考完,林伯英就看到自已的座位號被用紅圈圈住了,第一場錄取人數是當取秀才讓人數的一倍,用圓圈揭曉,寫坐號,不寫姓名,稱之為草案。

到第二場覆試後,才會拆彌封,寫姓名。

林伯英順利地透過了覆試,考了第八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廩膳生。

林伯英知道自已的成績後還不能馬上收拾行李回家。

放榜後悅來客棧裡熱鬧的很,有相識的秀才知道好訊息都相約喝酒去了。

林伯英沒去,林伯英是老家大陵縣唯一的一個童生,自然也沒有同窗來一起應考了。

林伯英之所以晚回家,是因為他去抄答案了。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放榜以後學政大人把前三名的卷子讓人謄抄之後貼了出來。

林伯英看了之後不由得有些臉紅,同樣的題目,自已的重點都在歌功頌德和表忠心,相比案首的犀利觀點,自已的應答未免有些膝蓋太軟了。

而案首的答卷才學和文筆俱佳,引經據典,不愧是孔家的學生。

是的,這次院試的卷首就是學政學生的李叔乘,學政舉賢不避親,想必也是對自已學生人的學問十分放心吧。

果然,一放榜還有幾個學子嘟嘟囔囔的非議,等案首的答卷一貼出來,非議聲瞬間消失了。

林伯英拿出了珍藏的好宣紙,仔仔細細地把前三名的答卷都謄抄了一遍,以便回家後反覆深深讀。

這次張榜,讓林伯英看清了自已的學問水平。

在大陵縣或許算得上優秀,但一到府城的大環境就平平了。

何況自已出身不顯,要想再進一步,自已還得加倍努力了。

這次順利成為秀才,短期內林伯英不打算接著參加八月份的鄉試了。

鄉試要去省城考試,路途遙遠,競爭也更加大,何況林伯英也沒有足夠的把握能一舉中第。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成為炮灰,我手拿劇本躺平

君臨JUN

行醫奇遇傳記

清風書齋

國運,千面萬相

風從林

糙漢的腰不是腰,總裁奪命的彎刀

國服貂蟬富得流油

黎明陷落前

齊殊

攤牌了,我掉進了大佬窩

是幻染呀